|
本帖最后由 avigan 于 2023-10-2 06:10 编辑
今天打开app,看到《长安三万里》可以线上看了,国庆节窝在沙发里看电影,很惬意。
这个片子主要针对的观影人群的是小朋友吧,动画人物的造型比较Q,高适,李白,郭子仪长得笃笃的,很实诚, 跟3D动画画风差别很大。我对画风其实并不太感冒,就好比现在的《斗罗大陆2》,画风和台词都延续了《斗罗1》的正剧风格。当初《斗罗》刚出来的时候很惊艳,看久了也有些审美疲劳了,倒还更喜欢漫画版的斗罗2,台词更对我胃口,大虫子的造型一点也不豪华,但是足够可爱,连配音都很萌,更对我胃口。比如漫画版的霍雨浩一边抓鱼一边嘟囔,"武魂长在眼睛上,练来练去也就是叉的一手好鱼”,这些台词看起来可有可无,但实际上却令人印象深刻,或者这可能跟我心性也有关系,所以才会记得这类台词。
李白的诗,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,他的诗有令人难以抗拒的美感。“银鞍照白马,飒沓如流星”,读来爽利;“十步杀一人,千里不留行”,夸张至极,溢出纸面的豪气;“事了拂衣去,深藏功与名”,这看似沉稳的收调有掩不住的骄傲。能有这样的诗作,他本人是Q还是实诚,其实影响也不大了。千年来,再无人见过李白,但他的诗歌闪耀的永远光辉,凡胎肉体原不足惜。
李白的诗仙气飘飘,素有诗仙,谪仙人的称谓,直让人觉得李白应是不食人间烟火,最少也得是像小龙女那样世外幽居的高人,然而现实与此相差甚远,成年后的李白一生都在讨生活。小朋友看《长安三万里》,或许会困惑于此。其实,我觉得给小朋友们些现实主义的教育也不错。我们这个世界爱才,却又是个功利场,人类社会大部分时候就是个功利场,功利的才华与文思的才华是不同领域的,活着更多时候靠的是功利的才能,很多人活着时怀才不遇,是思想的精神才华与处世的功利才华不匹配,是以活着的时候未能被这个功利的社会认可和善待。待到烟尘消散,功利的才华也再无凭托,思想精神的才华却甩掉了世俗桎梏,历久弥新。活着,如何处世,如何待己,在功利和思想之间如何选择,如何分配,也是人生历练的一部分。
跟着功利之人吃香喝辣,得凡世的享受,随凡世消散。与大才之人相处得享精神的荣光,你看丹丘生,岑夫子,本来都是岌岌无名之辈,被李白写进了诗里,千余年来上至白首下至稚儿,却人人都知道唐朝有这么两个人物,这是很多人生前忙着为自己扬名立传亦未可得的。看来人想流传千古,不仅仅是可以自己努力,也可以是努力交有趣的朋友。思想和精神一道,离了凡世才更本真,于无趣无才的那是原形毕现,烟消云散,而真正的瑰宝如大浪淘沙,沙尽金现。
|
|